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1980年(原青海省重工業技工學校),目前學校有教職工185名(含外聘教師),其中專任教師164名,研究生10名,高級講師及高級實習指導教師49名,講師及一級實習指導教師87名;雙師型教師占教師隊伍的83%。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學校占地面積111314.6平方米,建筑面積86812.7平方米,開設有機電技術應用、化學工藝、采礦技術、數控技術應用、電氣技術應用、、礦井通風與安全、機械加工技術、勘探與掘進、焊接技術、機電設備與維修、工業分析與檢驗等16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首批示范專業,“采礦技術”、“化學工藝”、“機械加工技術”、 “電氣技術應用”專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專業,“采礦技術”專業為地方特色專業。
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突出辦學特色,緊緊圍繞本省鹽湖化工、油氣化工、冶金、煤炭及煤化工、新興產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托企業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2003年6月,學校成立了校企合作辦公室,與企業嘗試捆綁式、互惠互贏的深度合作。2008年12月,由學校牽頭與省內九家大中型企業和四所職業學校共同組建青海省化工職業教育集團,在政府、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和28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定向委培協議書》等基礎性文件。
經過31年的辦學實踐,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現已形成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與就業指導為一體的多層次、多功能的辦學格局,成為青海省培養鹽湖化工、冶金、煤炭、礦山等行業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先后被確定為 “國家級重點職業學?!?、 “國家級重點技工學?!?、2004年榮獲“第七屆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2005年榮獲“青海省職業技能鑒定先進集體”、2006年榮獲青海省“雙爭”活動“用人環境先進單位”、2007年榮獲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集體”、并取得青海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一,2008、2009兩年獲得“全省教育系統維穩工作先進集體”、先后兩次被評為“青海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9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全國德育管理先進學?!?、2010年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榮譽。
“十二五”開局之年,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建國家級示范學校為契機,形成了新的發展思路:一是緊緊圍繞青海工業結構轉型升級,搶抓重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大好機遇,以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己任,以堅持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共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學校專業設置在為鹽湖化工、冶金、煤炭、裝備制造等行業培養人才的優勢,重點加強對機電技術應用、化學工藝、采礦技術等專業和專業群的建設。二是開展校園文化特色項目建設,把學校建設成規范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品牌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成政府滿意、企業滿意、家長滿意的窗口學校,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技能支撐和人才貢獻,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骨干和輻射作用。
中國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解放北路268號